查看原文
其他

天天听|“四个全面”擘宏图(26、27问)





本期内容为本书的第四章“‘四个全面’擘宏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的第二十六、二十七问。


26.如何理解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

  一百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段,然而对一个古老民族而言,却是一场由衰转盛、奋起复兴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在从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站在接续历史的更高起点上,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这一跨越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之后,踏上朝着更加宏伟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回望历史,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始终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近代以来,在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下,我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幅落后于时代,中华民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目标。由于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当时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完全展开。尽管如此,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从那以后,我们党在每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聚焦和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进入21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进一步明晰了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走过弯路,也遭遇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既要把握实践发展的连续性,又要把握时代发展的阶段性,既要抓住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又要准备迎接一系列新挑战,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新奋进征程,我们即将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迈出新的步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接续奋斗,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进军,不断创造更值得骄傲的新的伟大胜利。

★知识链接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展望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7.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贫如洗、百废待兴,毛泽东同志感叹道:“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而今,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北斗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成功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崭新的大地上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来源于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性思考,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华民族曾长期在世界民族之林处于发展前列,但近代以来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的发展大幅落后于时代。亡国灭种的危机推动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接续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实现现代化的尝试和探索。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当时流行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说法,代表着老百姓对现代化生活的朴素认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并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新时代,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系统谋划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有力指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今天,我们已经自信满满地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独具特色、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外殖民血腥掠夺、对内残酷剥削人民的原始积累基础上的。马克思曾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据统计,自15世纪末开始,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间,仅从中南美洲就抢走了250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以及罪恶的奴隶贸易等,都标注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罪”。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搞现代化,搞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方向,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一个“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中国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就不可能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亦步亦趋,必须发挥后发优势,立足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全面推进现代化。我国发展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我国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全速奔跑在现代化的赛道上,从“现代化的迟到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让想发展、要发展的国家看到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可行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超大规模的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面貌,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作出前所未有的贡献。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约为10亿。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也不过3亿多人,不及中国14亿人口的1/4。中国国土面积广袤、人口规模巨大、地区差异悬殊,在这样超大规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的难题。中国实现现代化,将创造人类历史的奇迹,是世界现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

  “无边光景一时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展望未来,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在世界东方,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大变革的世界意义将更加充分彰显出来,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往期推荐
天天听|“四个全面”擘宏图(24、25问)
天天听|初心砥柱天地间(23问)
天天听|初心砥柱天地间(21、22问)


文字|《人民日报》
音频|学习出版社
朗读|方亮、郑岚

本期编辑|王先进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